主持人:
2023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经济强动能 · 数智新生态将于2023年8月11日13:00-18:00在北京新青海喜来登酒店举行。希望留出您宝贵的时间,拨冗出席!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2023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我是本次主持人,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频道的姚振山,这是我第三次来主持这个论坛。

    数字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各种新的业态也给市场带来新的动力。2020年我们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关注企业发展中的困境,打造了一个为实体经济和为企业赋能提供匹配的品牌。那么在2022年,我们第二届论坛上,以产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的最高标准和创新发展战略更高的目标,为我们的研讨重点,那么在这个迅速发展的平台上,有更多的分享。2023年,数字中国的建设正在关键节点上,企业关键的转型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情况,对于企业的脱虚向实,我们又有哪些新的思考?本届论坛上我相信到会的各位嘉宾将会有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入的分享。

    相信2023年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会给我们与会嘉宾,包括各位代表、企业、产业的发展者,政策的制定者,金融的从业者,还有媒体朋友们,带来更加深入的思考。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经济日报社副秘书长、中国经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文营

    丰台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岩林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龙灿

    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林榕

    今天我们还特别荣幸地邀请到了: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

    受邀出席本次论坛的有:

    华为金融系统部副总经理,崔海峰

    中信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王海云

    百度智能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总经理,吴学义

    天地在线董事长,信意安

    启迪控股党委副书记、执行总裁,中关村数字产城联盟理事长赵东

    还有来自我们主办方的:

    证券日报社副社长,康守永

    证券日报社副社长,田米亚

    证券日报社内审委委员,彭春来

    首先我们有请经济日报社副秘书长、中国经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文营先生

徐文营:

尊敬的邬贺铨院士,王国法院士,赵岩林副区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在证券日报社举办的2023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本次论坛将围绕经济强动能,数字新动态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数字经济是一种革命性的新型经济形态,其核心在于将前沿数字化技术和传统经济业务紧密融合,形成一种相互交织,叠加融合而成的创新领域,这一融合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

当前数字经济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且进入了高质量的发展的全新阶段,各行各业正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要以数字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2万亿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经济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提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提升,数字经济对经济提供回升,亟待发挥关键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打通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以高质量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脱虚向实。

同志们,朋友们,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作为中央党报,经济日报一直重视对数字经济的宣传报道和理论研究,我国与有关方面合作,多次举办数字经济研讨活动,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证券日报作为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财经板块的专业媒体,致力于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愿意与各位一起,为推动我国从数字经济大国迈向数字经济强国贡献力量,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徐秘书长,感谢您为数字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接下来有请丰台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岩林致辞。

赵岩林:

尊敬的各位院士,徐总,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丰台共同参加2023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我谨代表丰台区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证券日报社为大家创造交流学习机会表示感谢,发展数字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部署,北京市坚持首善标准,一区一品,聚焦动力,近年来丰台紧扣新时代首都发展定位,全面实施倍增合作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多领域推动标杆企业发展态势,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23年数字经济丰台区达到658.9亿元,占全区GDP达到32%,同比增长6.5%。截止到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了3350家,仅今年上半年注册的注册资本5000万以上的企业就有300多家,同比增长81.4%,增速居中心城区六区第一,其中大部分是与数字经济相关联。

    丰台区是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中心城区的重要增长带,城南行动的引领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在“十四五”期间将逐步释放一千万平方米的高端产业空间,将承载数字产业巨大空间,我们不断聚集的数字经济创新独角兽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各领域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丽泽城市航站楼,北京南站,北京西站,丰台站都座落在丰台,形成了超级枢纽,汇聚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为了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我们丰台将大力实施五大行动,一是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强算力和网络设施建设布局,构建立体化数字安全防护设施。二是数字产业化培育强基行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前沿产业,全面布局航天信息、轨道交通产业。三是实施产业数字化升级打造行动,加速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数字融合型产业。四是数字治理高效赋能行动,协同打造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开放城市应用场景。五是实施数字生活互联共享行动,推动商业消费场景数字化升级,提升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各位来宾,丰台具有生态山水画卷,也有科技创新高地,既有古韵风情,也有大国重器,我们欢迎有更多的数字经济领域的优秀企业入驻丰台,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跟在座的各位一道,在推动丰台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共同谱写倍增追赶,合作发展的新篇章。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对丰台的介绍,丰台区这几年在产业数字发展方面厚积薄发,后来者居上,已经奠定了非常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下面有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龙灿致辞。
何龙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23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我谨代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十八大以来,我国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本届论坛以经济强动能,数字新生态为主题,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发展数字经济系列精神部署的重要决策。

    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我国经济的动力源。为更加有效进行数字化转型,2022年我们协会成立了信息与数字化专业委员会,这两年我们连续发布了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今年的上市公司数字化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在A股全部5061家上市公司,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相关上市公司达到了1211家,比去年增长了15%。具体到行业来看,这1211家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和和软件开发业,其中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制造业占比36%。

    其次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是15%,软件开发业占比是12%,三个行业的合计占比达到了73%,是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主体,在2022年共有157家数字经济相关的公司实现了IPO。2022年1211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是8.33万亿元,在公司数量比去年增长了15%,营收比去年增长了27%,高出了市场整体水平20个百分点,去年全年上市公司营收增长是7%。在净利润表现得更加优异,增长了40%,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从市场的表现看,1211家公司在2022年底的总市值是15.8万亿元。这些公司业绩表现非常亮眼,增速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市值占比基本上保持了平稳,没有出现大的波幅,投资价值还没有得到二级市场充分的挖掘和认可,值得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

    今年许多上市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良好的成效,无论是技术场景创新,产业链共享共建,还是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推动生产绿色低碳方面,都有了很多很好的创新实践,形成了一些可以复制推广好的经验和模式。

    对于数字化转型方面遇到的挑战和问题,大家反映主要集中在人才短缺,企业相关领导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还不充分,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相关标准的制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此外,大家还希望协会多组织一些数字化相关的活动,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去现场学习和参观,以便能够借鉴这些企业先进的经验,自己少走弯路。

    接下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相关机构和专家,通力合作,共同促进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有效推进,推动上市公司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自身高质量的发展。

    我们非常欢迎各位同仁,各相关机构,各位专家能够积极参与,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合作共赢。最后祝愿2023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何会长用上市公司的一组数据,给我们讲得非常清晰,这两年数字赋能企业,然后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变化,而在这里面,我刚才听到了特别重要的信息,何会长说数字经济板块价值严重被低估,这给我们指出了未来的投资方向。

    接下来有请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林榕先生致词。

林榕:

尊敬的邬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

    十分感谢2023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的盛情邀请,与来自行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来共同交流和探讨,下面我就交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发展思考,谈几点想法。

    第一,交通运输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引领和实践。中共中央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交通运输数字化发展方式,关键技术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提供了指导。交通运输部也积极推进公路、水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推动公路、水路设计施工,养护、治理等标准规范的专项行动和试点示范工程。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物流,智能公交和智慧停车等领域,形成一批场景明确,效益明显的数字化技术成果,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和装备。

    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和数据的开放共享,对交通运输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是关于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交通运输业具有大场景,大流量,大服务,大模型,大数据和大产业的特点和特征,聚焦数字化的管理和服务,实现更高品质的交通服务,更加精细的运营管理,聚焦交通数字化产业发展,引导市场主动参与,营造自主创新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关键要实施以下五个驱动,第一是战略驱动,在战略规划方面,驱动数字化转型,做好顶层设计。要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围绕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战略,系统的设计数字化转型战略等有效的串联起技术融合,有效支撑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实现。第二,价值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动力是价值体系的重构,交通运输是一个创造、传递、支持和获得价值的系统,每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活动都围绕着价值效益开展。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从根本深要推动价值体系的优化、创新和重构,才能不断的创造新价值。第三,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是数据,数据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之后的第四大生产要素,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应该将大数据作为核心资产进行管理,挖掘数据价值,激发创新驱动的潜能。第四,技术驱动,数字化的核心要义是转变为适应数字经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交通运输业应该更加关注发挥信息技术作为通用技术的赋能作用,打破工业技术的专业壁垒,形成轻量化、协同化和社会化的交通运输服务的新模式。第五,创新能力的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的是新型能力建设,核心目的在于构建完善新型能力体系,打造开放式的物能平台,向上支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行业业务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能力就是数字化的发展能力。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数字化发展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交通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愿意与行业共同建设交通运输数字化的体系,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交通运输服务新业态、新生态,共同推进交通运输业的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林主任,因为交通无论是和工业生产,还是老百姓的出行都密切相关,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可以说在数字经济应用范围极广的一个领域。

下面进行《2023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发布,首先有请本次论坛的数字虚拟业务传递官——元启,为大家带来《2023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的发布仪式。大家请看大屏幕。

接下来有请发布方代表:

证券日报社副社长,康守永

华泰证券计算机首席,谢春生

国联股份副总经理、董秘,潘勇

上台共同为《发展报告》揭幕。谢谢各位,欢迎大家参与了这一份报告,看看上市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了哪些贡献。

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一届比一届内容要更加深刻,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好,谢谢各位嘉宾。

接下来进入到主题演讲环节,首先有请到的是德高望重的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老先生。有请!

 

邬贺铨:

尊敬的徐秘书长和赵区长,还有林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我的发言题目是发力数字经济新赛道,领航万亿产业新蓝海。

    数字经济分成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分为制造业、服务业、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信通院有一个测试,大概在去年数字产业化部分,大概占到GDP超7%,不到8%,产业数字化部分比例更高,合起来大概占到GDP超过40%,比50万亿元要多一些,对GDP增速的贡献占到了60%。

   这里我讲几个可能会超过万亿元的一些产业,移动通信是一个,我们在5G时代,中国在今年上半年5G基站将近300万,占全球基站比重是60%,5G用户占全网用户是40%,占全球5G用户的60%。5G深入实施四年了,现在向5.5G去发展。主要通过这样的改进,要解决5G的用户体验不够,或者说对产业支持不足的问题。它的好处可以不改变现有5G的架构,而在网上通过一些技术改进,提升5G现代网络的效益。6G的研究现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国外公司给出的一个报告,在去年年底,移动通信贡献GDP在中国是1.1万亿美元,在全球是5.2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在中国会贡献1.3万亿美元,全球是6万亿美元,当然不仅仅是经济,还带动就业机会。中国在2022年移动通信带来的就业岗位直接贡献是300万,间接贡献是300万,两者加起来是600万。普华永道预测2030年5G对全球GDP的贡献,实际上只算了五个方面,还不是最全的。医疗保健、公共设施、消费媒体、生产制造和技能服务,金融服务是850亿美元,未来更多的是医疗保健。

    2035年5G使GDP增长7%,对于中国来讲是1.1万亿元。所以5G商用,三大运营商投资加起来是6000亿元,现在大约6.7个亿5G手机用户,每个手机平均3000元,大概老百姓拿了3万亿来买手机。这是直接的投资,还有间接的投入,所以这是一个超过万亿规模的产业。

    第二个产业是平台经济,30年来全世界上市公司市值前十名,90年前十名是什么公司?是NTT、IBM,GE,主要是金融行业,而且是日本金融行业。到2000年,实际上就已经是世界前十强了,除了辉瑞,都是新兴技术公司。2010年,是石油公司,还有信息技术公司,苹果、微软和中国移动,可以看到中国公司的中石油、中国工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主要是能源和金融主导。到2020年,除了沙特阿美是石油公司,强生是医药公司,剩下的七家全都是信息技术公司,中国的阿里、腾讯也上榜了。但是到了今年6月份,信息技术仍然是主导,但不完全是互联网公司,其中英伟达因为人工智能,做芯片的上来了。台积电也是做芯片的,也上来了,但是我们看到这里面应该是新兴技术主导。今年6月份全球第一名市值公司苹果3万亿美元,而90年第一名才1300亿美元,30年第一名增加了30倍市值,主要增加的是信息技术。平台经济,主要是谷歌、亚马逊、脸书,都是互联网平台公司。

    图片中绿色是数字经济的增加值,这是在中国的增加值,增速是15.2%,蓝色的是数字平台公司的市值,市值和数字经济增加值差很多,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最具活力的组织模式。左边的图是互联网的营收,红线是GDP,黑线是互联网企业营收的增速,2022年互联网企业营收增速是负1.1%,因为疫情,前面互联网企业逆势上涨,后面是下降,不过今年上半年又上升了。全球100亿美元的平台,美国占全球超过70%,中国占比不到四分之一,十大平台里面美国有八家,中国有两家,平台经济不但受经济的影响,对就业岗位的贡献也很大,互联网企业直接创造了9000万的岗位,还会影响到快递小哥,以及网络车司机等,也就是说灵活就业可能超过了2亿,当然会替代一些养老的就业岗位,这些抵销下来,增长还是2.4亿。

    全球服务业占GDP的占比超过65%,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56%,比全球平均水平低了10%。而且服务业里面的数字服务,全球50%多,而中国的数字服务业占服务业的占比只有40%,也低了10%。而在数字服务里面,数字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例,全世界平均超过60%,中国还不到45%,差了15%。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凡是服务业生产占比超过50%的时候,GDP的增速是越来越下降的。

    中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长了5.5%,其中服务业的贡献,特别是数字服务业,GDP增速里面60%是服务业的贡献。平台实现的销售增长了9倍,可见数字平台经济对消费的拉动有巨大的贡献。

    第三个万亿规模的是人工智能,第一代人工智能在60年前就有了,1997年IBM深蓝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冠军。第二代人工智能为大家所知的是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这是判别式的。去年年底ChatGPT的出现,是一个生成式的,是可以有思考,可以有创造的。第二代基本上还是基于数据驱动,现在我们害怕ChatGPT会出来一些我们不需要的结果,甚至违反价值观的东西。未来我们希望这个模型是精准的,比如说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模态,并且选择是精准的,这样可以达到通用性和降低能耗。

     刚才算的是人工智能对行业的贡献,实际上人工智能本身也是一个产业,我们从ChatGPT-1,到ChatGPT-4,还需要有深度学习的框架,还需要有大模型,还有各种各样的应用,所以人工智能本身也是一个产业。

在中国可以测算出今年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出,平均每个企业大概会增长16.9%,当然工业互联网也会带动就业机会。

    再就是车联网,不仅仅是自动驾驶,从自动座舱开始,智能驾驶只是车联网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网联通信,车联网的结构还会带动出行服务,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按照IDC的预测,车联网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5%,去年中国具备L2级智能驾驶的车大概销售了700万辆,同比增长45.9%。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42.4%和44.1%。出口车里面,新能源出口车80万辆,同比增长了105%,占总汽车出口量的比重增至34%。新能源对于自动驾驶情有独钟,在智能驾驶的配置上远远高于了传统车。我们的新势力造车企业比亚迪、理想和蔚来,新能源企业很大的竞争力不完全在动力系统,而在数字化,希望利用数字经济在平价车型上提供豪华车的设计,像比亚迪把一些智驾系统和语音系统深度融合。理想推出了魔毯空气悬架等等,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的汽车只有百万元才有这样配置,而中国现在的新势力造车直接利用数字技术,把这个配置到车上了,现在20万元的汽车就用上了百万元级汽车的配置,所以出口也卖得很好。

    现在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千人171,美国比我们高7、8倍,大城市可能差不多饱和,但是中小城市,农村还有很大的应用场景,去年中国汽车销量2700万辆,占全世界30%以上。车联网是我国三大万元亿级支柱产业技术融合创新的载体,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性。

刚才讲到5G,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这五个都是万亿规模的产业,融合创新支撑了全新的数字化模型。

当前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机遇期,5G、智能计算为数字经济创新开辟了新赛道,数字经济和数智融合培育了多个万亿产业规模的新蓝海,而且国家建成透明和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机制,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更好的生态。谢谢大家!

王国法:

尊敬的邬院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高兴参加数字经济领航者论坛,有机会向大家介绍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情况。

    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首先介绍一下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当前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借助CCS技术现有的燃煤电厂可以实现近零排放。煤炭既是燃料,也是化工原料和油气的补充能源。合理规模的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耦合系统是非常长时间内最为经济可行的能源组合模式。

    2020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科技部、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炭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那么在这个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化进入到一个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行业的龙头企业华为等,还有阿里等信息技术的企业也都加入到煤炭智能化建设的行业中。煤炭智能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经验和装备。

    煤炭智能化建设与技术创新相互推进,煤矿高可靠融合通信系统,工业互联网,综合管控平台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供配电系统,主煤流运输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实现了常态化无人值守系统,智能化采掘系统、智能化辅助运输系统、煤炭机器人、露天矿卡无人驾驶系统等取得了积极进展,煤炭智能化技术装配国产化、成套化水平明显提升。

    全国首批国家级智能化煤炭建设示范取得重大进展。煤炭智能化发展的愿景,就是要实现煤矿全时空多源信息实时感知,安全风险双重预防闭环管控,全流程人、机、环、管数字互联高效协同运行,生产现场全自动化作业。

    智能化煤炭显著的技术特点,就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采矿技术深度融合。在近些年来,从煤矿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理论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了煤炭数字逻辑模型,多源异够数据处理理论方法,复杂系统智能控制基础理论,煤炭系统性维护及智能化开采基础理论体系,为煤炭智能决策保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智能化煤炭复杂巨系统首先需要解决多源异构数据的处理问题,数据信息的载体不同,格式不同,单纯某一个方法无法实现多层次、多维度、多关联、多领域数据的融合处理。建立了井下全时空信息数字感知及实时互联机制,煤炭智能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环境的有效感知。建立多网协同传输网络,工业互联环网是煤炭井下感知体系的骨干网络,为保障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控制信号的低延时性,传输网络。

 

   关键数据进行跨系统边缘共享,通过引入数据边缘处理层,利用数据边缘处理盒子等方式,对生产系统的关键参量、关键信息汇聚于边缘端,进行底层共享和融合分析,快速判断有利于生产优化的决策方案,以及及时的应对不同工况环境的系统协同联动。

实现感知数据深度融合,在获取井下生产多参量信息后,按照数据处理的层次,将具体分为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的融合,数据融合主要根据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去除冗余信息。而特征层和决策层的融合往往与具体的应用目标密切相关。

建立了数据推送策略与自动更新机制。煤炭井下数据逻辑模型的虚实映射需要数据的匹配与推送,自动更新,基于煤炭多源异构关系数据的信息实体和虚实映射机理,基于知识需求模型的信息实体主动匹配与推送策略,实现由其自身智能控制系统给出参数。

提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和目标,就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思路,采用一套标准体系,构建一张全民感知的网络,建设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实现按需服务。

近十年来,我国煤矿通过去产能,不断优化行业产业结构,煤炭全行业的效率效益大幅度的提高,去年全行业都实现了万亿以上的利润。

再就是5G+ABCD支撑技术体系,创新煤炭5G+ABCD应用场景和生态。6S系统支撑煤炭新业态的发展。建立矿区立体化开发体系,建设多能耦合低碳发展体系,推进煤矿系统智能与人的智慧融合,实现智能化管理。创新培育煤炭资源型地区和城市数字化产业新业态,业务导向深入煤炭数据治理,构建煤炭行业知识图谱,加速数据驱动下的管理变革转型,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煤炭行业资源可信云平台,打造行业数字平台。建设煤炭行业国资可信云平台,这是国资委的重要立项。以及煤智运支撑煤炭安全生产,建立国家级煤炭交易监管平台。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王院士,下面有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做主题演讲。

何宝宏:

尊敬的邬贺铨和王国法院士,很高兴跟大家交流一下大模型最新发展。我本人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是学人工智能,后来因为不太好找工作,我就转型去做互联网研究了,没有想到几十年之后,又回来去做回人工智能,但是今天的人工智能看起来是神经网络。

我们也可以看到过去几十年的时间,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虽然它依然会犯错,但是错误率已经低于人类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比大多数人在这些方面的水平要高了。

从技术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60多年了,60多年来技术路线是千奇百怪,今天似乎在大模型,预训练的大模型,意味着一个新的产业正在形成当中。

这几年从通信基础设施,搞算力的基础设施开始,接下来未来几年我们要搞智力的基础设施,所以我们说智商原来是不在线的,现在看起来智商是要在线的,把智商放到网上去了,这个方向看起来已经确立了。

第三个是TOB还是TOC,通用还是专业的问题,以前讨论很多是对标ChatGPT通用场景的大模型,更多的是要解决基础模型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主要是大型科技公司有这种财力和数据实力去做这一方面的事情,可以认为TOC是面向公众,下面很多的方向转向垂类的,一定要聚焦特定领域,面向企业TOB,主要是围绕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做。如何做垂类的模型,国内外不一样,在硅谷针对特定场景的微调做实验,因为通用大模型还没有出来,不可能围绕它做生态,很多企业是全站式的,自上而下在做垂类的模型。这个生态在国内还需要一些时间,可能要求的门槛稍微低一点,这一类可以理解成私有的,或者专用的,其实就把云计算十年前的一些做法和一些口号,还有一些套路,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一靠,就差不多了。可以很明显,基础大模型和通用大模型的优点和不足,行业垂类大模型也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下一步很可能是走向融合,走向混合。

我们要做垂类行业大模型,为了数据的安全,这些数据不能拿出来,很多数据是非常敏感的,肯定大模型要做私有化的部署。过几年的时间,我个人的判断,就像今天的云肯定是一个混合云和混合AI的模式。

还有讨论今年的闭源大模型和开源大模型,ChatGPT出来是必然的,这个必然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接下来对这个行业来说,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赢家通吃,剩下的企业只能抱团取暖,必须抱一个开源社区,大家一起把开源的事情做起来。我们可以认为开源大模型正在刚刚兴起,这个浪潮刚刚开始,谁能胜出还不知道。当年移动互联网里面,苹果手机出来之后,接下来是安卓生态的建设,这一幕会重演,围绕着开源社区的生态,开源大模型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一个重要的是它反向影响对开源的定义。我们对开源的定义是在25年前出现的,当年定义做的开源规则,针对的是软件,针对的是代码,今天人工智能这个开源针对的是模型,针对的是权重,里面很多数据集,大模型的开源和软件的开源,和代码的开源确实不太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在人工智能这个时代重新定义开源,今天面对模型,加了很多的数据,至少我看有三个方面的区别,加了很多科技伦理,所以这一块有AIGC产生一些新的内容,它是一个自循环了,会出现无数的问题。

整体来看,国外做了很多的榜单,但是从学术到产业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不一样,产业界主要关注性能,还有可靠性,稳定性,场景适应性怎么样,维护性怎么样,或者你的工程能力怎么样,要用工程化和标准化去做这个工作,所以不能单单以学术界的榜单来判断大模型做的好还是不好。

目前面临着很多一些新的风险和挑战,有技术、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风险,模型里面有大量的参数是垃圾,到ChatGPT4到了上万亿,大模型大量的参数是垃圾,问题是你不知道谁是垃圾,你知道公司有人在摸鱼,可是你不知道谁在摸鱼,肯定很多参数在摸鱼,你需要做优化,完全是可以做优化。几年前我们讨论的深度学习的时候,做出的决定是一个黑箱,不能做出解决。深度学习到今天,大模型更不可解释的,因为出现了涌现的现象,突然开窍了,突然开悟了,为什么会开悟了,没法解释。但是用于现实和社会,它必须是可解释的,只有可解释以后,才能跟我们的法律、道德伦理和社会的游戏规则匹配起来,还有算力资源的部署有关系,还有人工智能出现了谜之自信的问题,AI的幻觉,对某些知识非常自信,跟人一样有时候也是谜之自信。

在文字方面,人也犯错,所以不要那么苛求,继续努力。在图片方面也相对比较成熟了,美术方面很不错,还有人声合成,对生成音乐和声音相对比较成熟了,模仿一个人的声音时间并不长,现在很多UP主就是用数字化+人工智能训练出来,还有一些视频的,还有编程已经达到了初级程序员的水平,编程就是文字对文字的翻译。还有在科学领域,科学院用的仪器和仪表,也需要人工智能来辅助,还有生物学和材料学等广泛的使用。

还有编程,今天的编程是在训练程序,不是在编写程序。算法要完整,数据只要有结构,算法,框架+数据,对算法细节的重要性没有那么重要了,不仅数据要有结构,还要整个输出。所以从编程序变成了训练程序。

前几年的移动优先和云优先,我们要优先考虑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影响。我就讲这些。谢谢!


主持人:

看到你的PPT,对我是一个系统性的扫盲,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东西看不懂,今天图文并茂,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常巨大。

下面几位是来自于一线,听听大家在一线做数字化转型都在做一些什么。首先有请华为金融系统部副总经理崔海峰。

崔海峰:

尊敬的邬院士和王院士,各位领导和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华为公司金融系统部的崔海峰,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数智金融新生态可持续发展。

邬贺铨院士有一个图讲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履历,我有两个图,中国在过去十年我们的经济发展非常快,可以看到我们在从国家统计局看到的数据,整个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在过去这些年的发展比重是在逐年的提升,那么在2022年,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占我们国家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1.5%,超过了50万亿的规模。

过去这些年,整个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都是超过了10%,发展得非常快。但是我们从另外一张图看到,各个行业来讲我们的数字化程度其实还是不一样的,大家能够看到在整个图的最底端,我们能看到农业、矿业,包括建筑业,整个数字化的程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慢的。跑在前面引领的反倒是金融业、互联网行,还有媒体资讯相关的行业。在数字化水平上,他们的发展是更快,处于创新和引领的地位。

那么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从上千年的农业经济到最近几百年的工业经济,最近这几十年我们又发展出了数字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后,互联网起来了,现在我们经历了第五次工业革命,数字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完,中国数字化转型还没有做完,我们发现整个智能化的浪潮又来了,现在整个智能经济的发展也都提上了日程。

智能经济有哪些特征呢?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能够代表着智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首先是万亿感知,大家都有智能手机终端,在家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今天我们会议室的灯控有很多传感器连接到后台,我们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到温度,灯光的效果,包括日常的衣食住行,现在都有各种各样科技的手段,把这些信息感知到,然后传到后台进行加工处理。

再就是万物互联,万物互联也是我们现在一个智能经济非常重要的特征。现在我们信息可以联通,是物和物的连接,海量的物品的连接,从而让我们所有这些感知到的数据能够像水一样自由的流动,速度和光速一样自由去碰撞,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

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万物智能,在万物互联,万物感知的基础之上,很多的这些看似原来没有生命体征的物体,它们充满了智能化。人工智能也是万物感知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式的元素。在过去五年,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人工智能从专业领域,不同的一些小的计算模型到了通用领域一些大的计算模型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从专业的,非常特殊的问题处理,到这种内容可以自动生成的,用在通用的一些领域的大模型为特征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整个我们的经济也从原来的数字经济,向现在的智能经济去发展。

我们经常说信息化、数字化,还有智能化,这三者之间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我们看到原始的我们说的数字化,仅仅是一些简单信息的获取,那么在强调数字化的情况下,在简单信息的基础之上,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日常的生活的流程,工作上的一些流程,这些都能一一的映射到一个区域的世界里面,我们把所有收集的数据做一些数学建模,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就是元宇宙,这属于一个数字化,这个数字化里面不代表这些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主动的去产生结果,还是需要人为的去工作,去处理,才能生成成果。

数字化之后,能够把数据进行自动的处理和加工,这不是人去被动处理这些信息了,反倒是我们用这些机器主动的,智能化的处理这些信息,把这些工作完成,你会发现我们从数字化变到了智能化的阶段。

刚才谈到了大模型,人工智能使我们从信息化、数字化走到了智能化,我们整个的变化也是向智能经济发展。最近两年流行的大模型,以去年ChatGPT为代表的,刚刚几位专家也都谈到了这样一个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局面,在中国已经超过了100个大模型,全世界有超过几百个大模型。这些大模型在全球形成了一个百模大战,华为发布了华为盘古3.0大模型,今年我们做了一个升级的发布。这个大模型可能是在文字的生成,照片的这些修复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用武之地。这些方面只是一个简单的应用,我们相信在未来这些大模型百花齐放中,将来会收敛到很少的一些厂家来做,因为这个大模型意味着你要有这种持续的,大量的研发科技的投入,还有持续的资金投入,还有一个你持续要有生态的投入。从这几个角度来讲,大模型之后,剩下就是相对比较少的寡头来做大模型。

再谈华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我们没有在文字生成方面去做太多的事情,我们前几年在其他一些TOB的领域,在一些企业和科研领域做了很多的研究,我们在天气预报方面,我们早在2018年开始,就在做气象大模型应用方面的一些研究,在前两年也是在国家省级的气象局做实际的应用,今年与国家气象局正式开展了合作,到目前为止我们成功的预测了六个大西洋台风行进的路径,六个预测的路径和实际六个台风经历的路径是完全一样的,而且预测的精度非常高,而且整个预测模型生成的速度要比传统的数值方式预测的速度要提高一万倍以上,精度还要更高。

我们的大模型和前几年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也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过去几年在全球业界来讲,人工智能做天气预报用的大模型是用了二维数据,气象变化在空间里面是三维的,结合时间的维度,华为我们把过去43年的历史上有数据记载的所有这些数据,来做训练,用三维的模型进行优化,从而我们把预测比传统的数值预测速率提高一万倍以上。今年我们人工智能团队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华为盘古大模型对中期天气预测,也发布了我们的成果。我们的大模型在其他行业,在港口物流调度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应用。

刚才说到了数字经济,也说到了人工智能,其实这些底层的逻辑还是数据,数据才是我们经济下一个阶段发展的核心要素。数据是可以产生很多的价值,这些数据价值的挖掘就决定了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数字化的深度。金融行业来讲,我们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不同阶段来讲可以把整个银行业务的数字化从原来的后台走到中台和前台,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发挥更大的价值。

数据如何发挥价值,人工智能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其实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我们有三力,运力、算力和存力,这三个基础能力是使数据能够发挥价值基本底座的能力,这三个力合在一起,就能导出数字经济的合力。运力就是连接力,就是万物连接。我们现在真正开始在用的,中国不仅是5G,已经发展到5.5G,现在还有IPV6了,还有光技术的应用,使带宽变得无限大。还有就是算力,传统通用算力,我们用的计算机和手机用的通用算力比较多,现在还加上人工智能的算力,整个算力模型也越来越不一样了。算力结构的变化也从原来的端侧,向数据中心,向云上的转移,整个算力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存力,数据的存储,这个存力原来只是三个方面,存得住,还有存得好,还有取的快,存力有多维度的发展。只有三力合在一块,才能使数据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创造数字经济的活力。

首先说一下运力,就是连接的能力,现在连接能力已经迈入到了5.5G的时代,有三个特征,第一个是带宽,我们看一个大片,或者下载一个电影,或者用一个三维的数字人,之所以那么快,是因为整个连接的带宽比较宽,所以速度快。再就是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管理,现在企业越来越复杂,有万物互联的终端连在一起,你怎么管理起来,你地数据终端,你的企业生产设备端,还有手机和移动通信的终端,怎么管理起来更加智能化,甚至不用人管,人工智能的管理,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第三个是网络的安全,大家看到的一些病毒,或者垃圾病毒,怎么安全的连接,这三个方面是我们要考虑和提升的。

第二个就是刚才我提到的算力,左边这张图我画出了原来通用的算力,就是传统的算力,和整个数字经济变化的曲线,基本上是一个平行的。还有一条线我没有画,这条曲线太陡了,是一个剪刀差,那就是右边的人工智能算力,我只是取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做表述。可以简单的说就是说我们看到未来5-10年,通用的算力可能是十倍增长的曲线,但是人工智能是超过500倍增长的曲线,这是我们看到算力变化的特征。

最后一个就是存力,就是数据存取的能力,我们在过去结构化数据的存取为主的,现在可以看到我们的非结构化的数据,比如说图象、语音、还有一些文本等,这些数据量是越来越大,而且是指数型的增长,会导致整个的存力,从原来的三个维度向六个维度来发展,原来存储的容量,存储的可靠性,还有考虑存取的安全性,还有效用,还有多维的生态,你的数据能不能存在不同的平台去被读取。

还有三个力,我们要使数字经济能够牢固和快速的发展,要靠数字经济发展的生态。从整个技术生态来讲,我们认为基础软硬件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座,就像大树一样,只要你的根深,才能叶茂。在我们的观点来看,硬件它是一个算力供给层的能力,它的基础能力的提升代表了算力空间的底座。再就是基础软件,比如像数据库、操作系统,还有人工智能的框架,它使我们算力能够释放出来的一个基础条件,它也是一个基础上的软件。再网上就是应用软件,最后应用软件可以使经济的价值释放,在金融行业也是如此。只有我们在基础软件做到了根深,才能看到我们的生态能做到枝繁叶茂,从而把整个数字经济做得是越来越大,从几十万亿能够发展到几百亿万亿,这是我们的一个观点。

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华为就立足于去做这样一个根技术,我们经常说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根是什么意思?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去做根技术,首先是在连接方面去做根技术,一方面是5.5G为主的这样一个无线连接,还有IPV6代表的互联网连接。第二个领域我们在技术领域去发力,一方面以鲲鹏为首通用计算的算力能力,还有升腾去做人工智能的算力,华为在过去几年,我们也将一些核心的软件进行了开源,包括鸿蒙操作系统,还有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操作系统,我们叫欧拉,这一块我们都把它开源起来。还有数据库。最后是工具链,在工具链的自主可控方面,我们也是做了很多的一些投入,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把这个软件的根技术给它做起来,从而支撑我们国家软件的发展。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华为在金融行业,我们也是秉承这样一个理念,基于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我们牢牢做好数字化底座的支撑,去支持金融行业在数字化基础设施转型,包括云底座转型和数据底座转型方面的一些工作。我们也是做好双轮驱动,将数字化转型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双轮一体去发展,从而支持咱们国家金融行业的发展。

最后我说一下我们在证券行业,也是身体力行这样一个战略,用我们的一些根技术和数字化的底座,去支撑证券行业在交易服务,以及客户体验等方面去做创新,用新的一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的技术,去推动整个证券行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王海云:

尊敬的两位院士,还有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分享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情况和中信银行的实践。

今天主要讨论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整个经济的血脉或者是血液,整个经济的转型离不开数字化转型。我分享两个方面,商业银行对公数字转型方面,第二个是中信银行作为数字化转型比较典型的银行,我们一些好的想法。

首先我们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理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我觉得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要有数据思维,第二个是专业思维,以前银行做关系型营销,现在做数字营销,第三个是价值导向,要向客户交互价值,尤其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才是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从现在各个银行数字化转型来看,确实有很多的问题,数字化转型是一种过程,最终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把这样一个数据中台,上了几套的数字化系统,事实上真正给我们的数字经济到底做出了哪些贡献,有没有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这一方面考虑得比较少,还是更多强调中后台管理方面。

第二个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经常对标准化和差异化这个问题有一些误解,我们首先要把业务做成标准化,企业更多强调的是差异化。我们是一个企业客户,还是一个机构客户,它的金融服务属性差异很大,我们提供数字化的服务,如何利用底层技术的革新,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还有一个是雷声大,雨点小,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数据,总体来讲现在中国银行业有一个指标,就看我们做数字化转型投入的力度,我们把所有IT投入一年总费用,除以整个银行的营收占比,美国三大行占比大概在5%-7%之间,中国四大银行,大概在2%-3%这样一个区间,明显还是比较偏低的,股份制略高一点,大概在3%-4%。股份制银行其中最多的是中信银行,我们是排第一的,4.14%,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如果我们把数字化转型用到客户服务上,服务实体经济上,从这个角度可以看三大板块,一个是做个人服务的零售板块,还有企业服务的对公板块,个人业务容易做数字化的转型,企业服务是比较难的,如何提升我们数字化服务的能力?做对公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客户经营数字化,如何通过数字化去获客,黏客,更好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大的方向。第二个是产品数字化,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到底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我们还是要提供专业化的金融产品,我们的金融产品如何数字化,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交易银行的成立就是帮助企业实现银行数字化的转型。第三个是渠道服务的数字化,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服务的时候,并不是人工来提供,全是采用渠道和线上化的服务。第四是风控合规的数字化,如何提供风险的能力,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能力。

中信银行数字化转型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所有公司数字化转型我们抓住了一个核心点,就是我们倾力发展交易银行,我们把交易银行作为对公客户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点,我们利用数字化的手段,为实体经济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来提供效应的数字化的解决方案,金融服务方案,这就是我们的交易银行。所以涵盖了整个企业服务的方方面面,都在交易银行进行服务。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跟大家汇报一下。

首先是渠道数字化,我们不光是个人办银行业务,基本上不可能跑到柜台去办,完全在手机上进行处理。一个企业要实现银行的服务,无论是简单开一个银行帐户,做一个银行汇款也好,或者做一个比较复杂的融资服务,或者开保函,基本上都是通过线上来进行服务的。我们的柜台交易替代率达到了99.5%,现在企业在中信银行来做金融服务,尤其是资金类和交易类的服务,99.5%都是通过渠道,包括网上银行,还有银企智联,还有微信小程序,还有公众号等多渠道的产品来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第二个就是我们产品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产品如何进行数字化,我们是通过了三个步骤。交易产品的数字化,第一个是线上的,第二个是自动化,第三个是智能化,中信银行是全部实现线上化,总共45个产品,支付结算30个产品,交易融资16个产品,从账户开立到收款和付款,无论是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金融和贸易金融,全部实现了线上化。给客户提供的效率是大幅度提升的,甚至创造了很大的效益。我们把它做了数字化升级,这个产品推出来,中国企业有综合授信的情况下,网银授信系统上动动鼠标,几秒钟之内这个贷款就可以放出。他要归还,动动鼠标,这笔贷款可以直接还掉了,这改变了整个贷款服务的方式。

企业服务的时候,我们把产品做了线上化和自动化,我们先做了线上化,把所有的融资申请还款,然后都是线上的。客户提交资料以后,用款还是需要4-8个小时,我们采用了自动化的处理,就是利用了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征信、工商、反洗钱,在系统内部进行查询,甚至通过互联网技术,调取征信、法院的信息和工商的信息,最后就是智能化。如果出现司法有一个征信上的异常,这笔贷款就会被停掉,人工审核之后,是可以过的,下一次再来的时候,系统自动进行放宽,这是智能化的过程。真正把传统线下变成一个纯线上,解决了客户应急和调度的需要,几秒钟贷款就可以到账,不是一个贷款的问题,是一个企业流动性和投资管理的工具,而且减少了客户的流动风险。一分钟之内就能提供银行的融资,对他的风险管理也是有帮助的,所以成了一个风险管理的工具了。

这个产品我们做了三年,是典型的产品数字化。如果有更多的产品,把所有的产品进行了数字化,形成了一个数据生态,产品的生态,我们把所有的产品放在一起,全部形成服务。

第三个层面是数字化转型方向,更进一步我们要提供一个服务系统平台的提供商,我们提供了整个客户的整个金融平台,实现企业的管理需求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我介绍一下中信银行天元司库平台,2022年10月,中信银行行业首发天元司库平台,面向大型集团客户的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一站式,数智化全球司库的管理系统,赋能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通过这个系统有三个变化,第一,从银行视角到企业视角,以前网上银行还是银行视角,企业是到登录银行的网上银行,来用银行的服务,而司库银行是企业自己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和其他的系统互联互通,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第二个是从资金管理到金融管理的变化,我们把一个大型企业集团所有金融资源,从账户到收付款的结算,到供应链,甚至全球金融资源,跨境的金融资源,在系统里面进行统筹的管理和综合的应用。第三个是从操作型司库到战略型司库,现在通过数据中台,风险管理模型,甚至能够实现整个智库战略性的管理。这个是部署到企业的系统,可以和企业相关的财务系统,业务系统进行对接,还可以和多个银行对接,甚至是和境外的银行,1.3万家全球的银行都可以对接,实现整个企业的司库调度。账户统筹,资金统筹,结算、融资、供应链等,能够实现整个企业的资源调动。我们也得到了国资委和各个央国企的好评,98家央企,我们合作了87家,22家跟我们签约司库顾问服务,在地方的国企,包括上市公司,大概有5000多家,系统上线了200多家企业,这是半年的时间。还有国资委相关的合作方案,现在建司库找中信银行,形成了一个比较公认的共识。

最后一句话,我们通过数字化转型还是为了转型赋能实体经济,也欢迎通过今天的介绍,有机会跟在座的企业进行合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王总,谢谢中信银行,可以看到一个大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做的各个方面的努力。

还有一位嘉宾,来自于百度智能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总经理吴学义先生,期待您的精彩演讲。

吴学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百度智能云的吴学义。

今天非常有幸能够做一个最后的压轴,我争取用快速的时间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这些年在工业方面数字化和智能化,我们的一些方案,一些经验,希望能够跟大家有一些启发和探讨。

在讲整个工业智能化的方案之前,我还是想各位专家和领导简单介绍一下百度,我们从2000年开始创立,当时我们是以搜索起家的,在创立之初,李彦宏先生就把百度定义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的使命也是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到前几年,应该在三年前,百度在港股上市,李彦宏先生也是把百度进行了一个重新的定义,我们叫运用强大互联网领先AI公司,现在百度整个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人工智能。

伴随着我们最新的战略制定,百度整个大的业务板块,现在可以看到有三大业务板块,我们也称之为三大业务曲线。第一曲线我们叫移动生态,也是大家都熟悉的搜索引擎,现在仍然是百度支柱的业务板块,可以看到现在大的APP端,每年的用户增长也是稳定和高速的在增长。第二个业务板块也是跟今天的主题息息相关的,就是跟数字经济息息相关的,我们叫百度智能云。我们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方案,与产业深度的结合,通过百度智能云这个大的业务板块向社会去输出。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智能制造,有能源,有智慧城市,还有智慧金融,有多个这样的核心业务方向。

第三个业务板块,也是我们第三增长曲线,也是我们引领行业的前沿业务,包括无人车,我们在北京的亦庄,在首钢园区,都可以看到现在百度阿波罗,已经可以用手机APP打到无人车,真正去体验人工智能带来在出行方面的改变,包括百度音箱,也是智慧家居领域,也是给大家带来很多的体验。

下面这张图也是向大家来去展示一下百度智能云最新的业务架构体系。作为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前些年大家也都非常多的这样一些经验,包括有很多像双平台和三中台的技术架构。随着数字化转型逐渐的深入,已经有很多企业现在拥有了大量的数据,拥有了大量的信息化、数字化的业务系统。但是其实也出现了另外的一个瓶颈,这些数据如何用起来?这些数据怎么能够去生成模型,真正跟业务去进行联动?其实人工智能在这一方面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今年,刚才大家都在讲ChatGPT大模型,人工智能又有新的一代技术,可以在这么多的业务领域都能发挥更大更广的作用。百度在今年3月份也推出了百度文心一言,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应用,也是中国的ChatGPT,也是公开发布的中国的企业。

我们也是基于现在我们大模型的能力,出了智能云新的架构,这种架构可以更加好的让我们企业从数字化去走向智能化。这个架构整个可以分成四层,最底层就是最基础的硬件设计,包含了人工智能的芯片,上面一层我们叫框架层,也是深度学习的框架层,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软件的设计就是深度学习框架。再上面一层就是大模型层,我们现在在行业再去进行各个场景化的研发,其实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大模型的底座,它可以作为我们通用的这种算法的这些基础能力。

再上面一层就是行业应用层,那是基于我们从下到上的这种智能化的能力,我们结合行业的数据,结合行业的业务流程,去打造这种智能化、一体化的应用。

整个来说,百度其实今天经过这么多年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积累,也比较骄傲的能够在这里讲,其实这四层在中国来说完全具有自主独特研发能力的非常少的,或者几乎唯一一家。在最底层我们拥有百度昆仑GPU的芯片,上面有百度“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上面就是文心大模型,再往上百度基于人工智能平台,我们也在结合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在深入去做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的产品,真正做产业智能化的落地,去赋能经济。

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工业,所以我会展示一下在工业领域整个的时间轴和发展的历程。在2017年,我们就跟北京的首钢进行了合作,研发了一款基于视觉的智能质检解决方案,同年也是在百度云智峰会上进行了发布。往后走其实有更多人工智能的技术,比如说数据智能,我们结合更多的场景研发了更多智能化的应用,并且拓展到了更多的行业,像电子、汽车、化工、纺织等。到了2020年,工业互联网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百度也是联合了贵州经开区,打造了区域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区里的企业进行数字化服务。另外百度形成了自己的平台——开物,到了2022年,百度开物工业互联网也成功的入选了国家双创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是新增排名第一。2023年在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位列第七名,整个互联网里面我们排名第一名。所以六年的历程,人工智能结合工业的发展,也是有飞速的进步和进展。

这一张图,是讲工业互联网,从最早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不断的演化出来不同的架构。工业互联网怎么跟人工智能去结合?怎么能够把工业从信息化到智能化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我们不断去研究,我们推出了AI+工业互联网大的架构,其实整个架构的体系也是符合工业互联网3.0,我们结合人工智能开发的平台,人工智能开发的引擎,以及人工智能不同场景的应用,这样我们在工业这个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就可以很快速获得人工智能整个的研发,或者说赋能的这样一个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生成两大层,底下是云的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架构,上一层是智能化的引擎。云的架构里面我们就融入了百度深度学习平台框架,这样就可以在基础层面已经把人工智能运行和研发这些能力,去进入到基础的平台架构里面去。向上我们基于深度学习的框架,又结合工业场景,工业AI平台,可以把这些数据能够比较轻松和快速的结合人工智能场景,研发出来工业的智能化的应用。比如说上面有工业基于视觉的管控,还有安全生产,工艺优化和调度这样一系列的企业级的应用。现在不光是企业,我们要走进园区,怎么去赋能园区,去提供园区这样共性的服务,让企业能够去得到更多通用的服务,包括对园区来讲有综合管控提升的服务,比如说园区大脑。现在百度开物互联网已经服务了22个行业,工业智能化的模型已经服务了数十万家的企业。

开物互联网平台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一些应用,大家请看一个短视频。

下面我将快速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现在在工业几个行业里面的应用解决方案和案例。第一个是讲到了冶金钢铁行业,在钢铁行业,第一个我们做的是工业质检,其实我们现在也基于视觉质检,打造了很多的解决方案。还有在钢铁能耗的大户,通过人工智能的模型对很多设备过程去进行调参,很好节省能耗。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组合方案,为钢铁行业去打造这种智能化,为它去降本和增效。另外就是在采矿业,矿山行业这几年在智能化也是大力的发展,矿山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安全生产和安全保障,现在基于视觉,基于多模态的技术,我们可以去为矿山打造这种安全生产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另外在矿山调度的方向,矿山也在提倡无人矿山,怎么降低成本,现在矿山很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下矿,我们通过这种智能运筹,打造的智能矿山调度解决方案,将矿山的车和人,以及物料进行统一的安排,达到高效的调度,并且能够降低人力的成本。

还有在化纤行业,也是一个国计民生的行业。化纤行业也一直面临着如何去降低自己的成本,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质,化纤行业的质检也是一个很大的痛点,我们也走进了很多化纤行业大的企业,整个质检工作也非常辛苦。我们打造了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为化纤行业提供智能化的质检。可以为工厂降低80%的人力成本,我们在苏州、桐乡和山东一带去推广,真正的人工智能可以为企业达到降本增效。

这个是机械装备行业,这个案例也是济南老牌的国企,进行整体智能化的工厂合作,从质量、安全、设备,到生产调度,都有一系列的综合痛点,我们也是应用人工智能,从视觉到数据,打造了一个一体化的平台,拓展之后,在生产效率上,在产品交付的时间周期上,以及在设备的运维这些周期上,都有比较大的提升。现在工业互联网走进园区,在跟工信部紧密的去合作,和园区推广园区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打造园区共性的平台,在园区的安全管控,园区的创新和产业教育等,我们为它提供共性的服务,为园区整体的管理,提升它的效率,为园区整体的企业这些数字化的转型降低成本。

最后讲一下大模型,大模型时代到了,大模型对之前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场景,现在都有了无限的可能,现在也在跟很多的行业,比如说装备和矿山,都在打造基于行业的行业大模型,真正去深入行业,去解决行业的痛点。我们总结了三大场景,在大模型其实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间,一个是研发设计,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在营销端和客户端,很多数字人基于大复兴会有更好的服务能力,更广泛的服务能力,我们现在可以大胆拥抱人工智能的时代,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我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谢谢!

主持人:

百度在无人驾驶方面,还是工业互联网方面,也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接下来进入到一个特别的环节。今年是资本市场注册制全面推开的一年,可以说是注册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个过程中,注册制的核心就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新的情况下未来上市公司的路演,投资者的交流到底该如何展开,新的形势下,新的需求和新的模式有哪些变化,依托于证券日报强大的上市公司的资源,以及和投资者的互动关系,依托于天地在线在虚拟数字人技术方面不断积累的经验,他们做了一个成果,这个成果一方面是让上市公司的路演变得常态化,让机构路演包括相关的会议越来越丰富,同时也让更多的投资者有很好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这一项成果是什么?我们先来看大屏幕。

主持人:
下面进行启动仪式,上市公司元宇宙路演中心的启动仪式,有请各位参加启动仪式的嘉宾。
主持人:

下面进入到圆桌论坛的环节,刚才每位嘉宾的致辞和主题演讲,在致辞阶段对于产业未来的趋势,每一位行业专家分享了他们自己的理解,主题演讲阶段对于数字经济产业的变化,对于各个行业进行深刻的赋能,在金融行业,在煤炭行业,在化纤行业,在机械行业等,我们也看到这两年数字经济对于产业的这种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到底有哪些结合,这两年到底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赋能?第一个圆桌论坛,关注的主题就是提质增效,赋能经济。

首先请上本环节的主持人,启迪控股的赵东,企业嘉宾有请海国投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AI事业部总经理胡炜,中科江南董事长罗攀峰,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余兴喜,久其软件副总裁钱晖,中关村科技软件董事长罗群。

赵东:

大家下午好!我是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启迪控股的党委副书记、执行总裁,也是中关村数字产城联盟的理事长,我叫赵东。主持人已经给各位上台的时候都做了介绍,时间关系,我就不做一一介绍了。

本来我是有整个数字经济发展数据的一些发布,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也就略掉了。今天大会的主题是经济强动能,数字新生态,我们这个论坛又聚焦一下,聚焦在提质增效,赋能经济。今天有三轮问题,第一轮问题,因为五位嘉宾有一个特点,有三位嘉宾是数字经济行业的典型代表,还有两位嘉宾,一位是园区运营,城市更新的一个平台型的服务业代表,还有一个是协会的代表,这五位的代表不同,所以三轮问题,第一轮问题是问给两位代表的,第二轮问题问给三位数字企业的代表,第三轮问题是每位代表都要给一个回答。

身处“十四五”第三个年头,目前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面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赋能推动,在数字化发展进程收获了提质增效的结果,我们企业为实现提质增效的预期和目标,最看重也是投入最多的方向是什么?


胡炜:

感谢组委会,感谢赵总,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我们是海国投监管的一级企业,是一家国企,我们秉承国企担当的责任使命,我们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科创产业的服务运营商,我们的业务主要聚焦于海淀区老旧产业园区,办公楼宇,闲置资产的升级改造,以及资产资源的整合优化。我们目前持有的资产面积有300万平方米。第二创新大厦以及人大边上的大厦,这里面聚焦了像小鹏一些头部的企业。第三个板块是智能制造板块,这个代表项目是在知春路,北京卫星制造厂,代表企业有卫星院,海洁雅等。第四个板块是金融科技板块,在西直门的融汇国际大厦,还有中关村上市协会,以及优秀的企业都在。

我们资产在不断的扩张,所以提到了数字化的重要性,我们从最初的最常见的(CMO)管理系统,我们开始逐步关注到智慧招商,园区的智慧管理系统。园区智慧管理系统我们更看重的是多园区的资产管理系统,展开了多园区里面的一些平台,像招商和租赁,还有数据报表的分析,还有园区一体化系统。基本上这两年我们关注的是随着业务不断的拓展,必然倒逼我们数字化的提升。

赵东:
胡总这边跟启迪控股也是同行业,我们在最新的发改委鼓励目录里面,我们叫科技创新平台行业。下面有请余兴喜秘书长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余兴喜:

我是上市公司协会的,不在具体哪家公司,但是这几年我对我们的会员单位也有一些了解。另外我也参观了一些制造业的公司,总的感觉到就是这些年来,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在企业里面的应用,应该说所有的公司都在做,差别只在于有些做得深度深一些,有的浅一些,大家都在做。比如说在制造业,我参观了一些工厂,在制造业生产工艺的制度控制上,好多东西我看了以后,觉得还是很震撼,应该说做得相当得不错。比如说刚才百度的吴总提到了首钢,我在首钢股份做独立董事,前不久参观了他们的这些工厂,跟10、20年前比,进步是非常之大的。

首钢一直是一个先进典型,在北京石景山的时候,那个时候全国学首钢的承包制,我们曾经去参观过,那个时候首钢就算比较先进的,我们去参观,下面的炼钢工人还是用钢钎拔轧,当时的工艺还是全国先进的。我们前不久去看,我们做了一键炼钢,按一下这个键,这个钢就炼出来了。通过一键炼钢的技术,就完成了,现在高炉里面的工人操作,工人就在操作间操作,连炉子距离很远,完全不是原来的烟熏火燎,并且现在的技术和质量完全是受控的,完全有保证的。所有提质增效,提质是肯定的,如果没有数字技术,你的质量不可能提到现在这个程度,靠过程的工艺是不行的,你要提质必须有数字化的技术来自动控制。增效是必然的,效率大大提高,一键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我想说一个观点,就是这种增效是效率一定会提高的,但是对于具体的某一家公司的效益,就是你的精细效益是不是同步提高,这个不一定。我也做了数字化转型,我的效率也提高了,我是不是赚钱比过去更多呢?不一定,能不能赚钱更多,取觉于你的比较优势。大家的研发都在做,你不是比别人做得更好,提效更好,你做得比别人好,你可能才会更赚钱。现在是卷,大家都在做。所以我们企业得有一种紧迫感,就是不是你做了就行,一定要做得在行业里面,做到前列,才是最好的。

当然这个路还很远,也许可以说没有止境,像数字技术的应用融入制造业是没有止境,你现在做得比较先进了,过一段时间也也许落后了,所以你要不停的进行迭代。

赵东:

从上市公司的经验来看,数字化肯定能增效,但是要想长期的让数字化提质增效,这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还要增加我们的比较优势。

第二轮的问题,是提给三位数字经济行业专家的,在座的企业是否分享一下在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和困难是前两年尚未解决,而最近有所成效的?在问题和困难的解决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得和体会?首先请罗攀峰董事长。

罗攀峰:

尊敬的各位来宾,首先介绍一下中科江南,中科江南是在北京的一个国有控股的财政信息化领域的上市公司,去年5月份上市的。主要从事的就是我们在全国的财政领域,财务领域,以及一些相关的政府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工作。

刚才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这几年深有感受的一个地方。中科江南最早是做财政信息化,最早全国财政信息是不统一的,我们感受到国家在这种行业里面,特别是各地域的信息化的一些标准,数字化的标准,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方他对自己建设信息化的理解,发达地方和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同样都是发达的地区,它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各自建设的时候,建设的规则和标准都不一致。等到国家要统一来进行数据的分析,或者数据上报,或者是进行同一个类别的统计,或者同一件事情的各个省互相连通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工作量非常大,大家对一件事情的标准理解也不一致。

在这几年,特别是十九大以后,在财政领域提出一个跟现代社会相匹配的财政信息化工作,所以在这里,国家牵头,部里牵头,统一了信息标准,这一下基本上全国它的这个工作上面,基本标准一致。这样子省与省之间,省和部里面之间,就相对一致。同时,我们看到在医保领域,现在也提出来要把全国的医疗电子结算凭证全部统一到全国来管理,这样子能解决跨省之间的医疗的很多问题,报销、处理、看病和结算的这些,这是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感受到了国家对数字政府进一步重视,进一步有更深的要求,有更精准的指引和标准,这样子对我们企业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会有极大的帮助。

从企业本身的心得和体会,如果标准不统一的时候,可能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每个省甚至每个市都可以有一个公司从事这个行业的数字政府的建设,等到全国一个标准的时候,这个屏障就没有了,那做得好的可能覆盖全国,做得不好的可能就没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企业来说,一个我们认为积极参与国家级,全国性的这种信息化、数字化的具体标准的建设;另外一个就是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加强研发自主创新,提前做好准备,这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赵东:

在没有标准的时候,企业实际上实施数字化还有很多的困难,国家现在非常重视,也出了标准,企业之间的竞争又非常激烈,这个时候就需要比较优势,需要加强你的研发优势。下面有请钱晖总裁。

钱晖:

久其软件大家可能都知道,今年已经成立了26年,但是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正好赶上久其软件上市14周年纪念日,14年前2009年8月11日久其软件在深圳上市,刚才主持人问的这个问题,在数字化建设过程当中这么多年感觉到的难点,实际上在某种层面上来讲,我同意罗总说的,就是数据,包括信息化的标准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久其软件来讲,26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和数据打交道。从数据的采集、处理,到汇总、合并,做成报表,再到其他大数据的应用层面,一直在做数据业务,但是一直也是苦于数据标准多样化,就是大家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久其软件是两类主要的客户群体,第一个就是中央部委,就是政府部门和大G的业务。第二块是大B的业务,国资委的98家企业,久其软件可能服务80多家,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的客户群体相对来讲,客户数可能比较少,但是客户数很多。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实际上对于数据标准化的问题,我们一直是在做。从久其软件内部来讲,这么多年给客户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做了几件事情,第一,把内部软件开发平台和相应的平台,全部归到女娲平台上面,整体久其软件内部所有产品的开发,包括交付,包括相应的客户使用层面都做了女娲,7月份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女娲平台的发布,从产品研发这个角度来讲,是有一个统一的平台。

第二个部分,就是对于数据的价值的发现层面,虽然我们做国资委的项目比较多,国资委包括央企和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项目比较多,一直遵循国资委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的指导,国资委相应一些主要活动,以及三年管理提升的行动,还有国资委最新价值创造的行动,这些年基本上覆盖了十年左右,久其软件相应的对于企业集团这边,提出来企业绩效管理整体的解决方案,打通企业内部所有数据的不一致的问题,在央企实施过程中也看到了很多。主持人提到了一些成效,包括提质增效,我们能看到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这一部分能够做到很多。我们在准能集团,把管理报表系统和数字矿山4多个系统全部打通,把他的煤矿生产和成本定额,从以前三年更新一次,做到现在每年都有新的成本定额标准。还有把外部的数据和外部数据打通,像紫金矿业集团,把全球资本数据和集团内部产业数据对接,有的基于我们大数据平台来进行决策,这个方面做了很多。

还有传统的一些建筑施工行业,像中铁建,他们全部的财务共享系统我们做完以后,实际上怎么样用财务共享的数据来发挥价值,可能是我们最关心的。基于财务共享的数据,打通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相关的内容,给上游一万多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都是基于标准的金融数据,数据支持体系,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等方面来做。

对于政府方面,电子凭证相关的问题,久其积极参与电子凭证的项目,我们认为电子凭证相关的一些内容,包括电子签章,电子档案,整个颠覆的90年代开始的电商化整体的进程。从电商化的角度来讲,以前还是基于所有的会计凭证,从报销层面开始,我们去年财政部牵头八部委发的电子凭证试点,到今年加上国家档案局一起,九部委发的电子凭证试点,整体来讲,我们认为电商化20多年,将近30年实施过程中间一轮颠覆性,整个重构国内财务、会计电商化整体的一个格局。这一点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争取,核心的问题实际上是解决的是数据标准化的问题,会计数据化的问题,所以久其软件也是在这个层面,我们会推出针对政企一体化的,无纸化和电子凭证解决方案。谢谢!

赵东:
我理解像台上坐的这几位,在国家政府和企业标准化的制定当中,实际上都是深度参与的。不仅是制定标准,这些新的应用,还让传统的行业有了颠覆性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的价值。下面有请罗群董事长。
罗群:

我是来自中关村科技软件,中关村科技软件主要是围绕城市、政府、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其实在数字经济范畴里,一个是数字产业化,我们可能是属于数字产业化。这个层面我们更多的是创新。另一个层面是产业数字化,对我们来说主要是赋能。所以一个是创新,一个是赋能。

这两年的感受,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作为我们从创新这个角度往赋能客户这个角度,我们往往是以我们为中心来出发的,其实这两年我们一个深刻的感受,原来是我们从后往前,我创新了,我赋能到客户,这两年的感受,我们要从前往后,所以我们把整个的工作内容,把它重新排了一个序,原来我们是AI赋能,数据驱动,业务迁移,然后客户为中心。现在我们把它反过来,就是首先围绕客户中心,客户中心之后再谈他的业务,业务不能离开客户。通用的业务实际上也是虚的,围绕客户的业务,特别是围绕具体客户的业务是最实的。然后是数据驱动,最后才是赋能。

这个次序转换了以后,我觉得感受还是非常直接的,因为往往我们原来做的很多的高大上的技术,为什么到客户那,他总是觉得不是我要的东西。我们其实也很苦恼,客户也很苦恼,但是转变完了以后,我们发现原来的红海,谈数据和AI,到处都是,已经是一个红海了,反而围绕客户,客户很多痛点,很多难点,很多堵点,很多疑惑点,其实亟待去解决。转向了以后,可能是整个的蓝海,这种转变来去解决数字化的问题,这是我们这两年最大的一个感受。

赵东:

今天的客户和前几年的客户也不一样的,已经有了一定数字化的应用基础,提的要求可能到了一定的阶段,所以你们有这样的感受。

第三轮问题,问过所有的专家。政治局会议提到了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请问各位,认为哪些产业会先走一步,收到实效,为实体经济赋能,起到了示范效应,同时各位单位现在都有哪些规划和布局?每位两分钟的时间。

胡炜:

特别好的问题,因为海国投在海淀,海淀有有两个一万,一个是GDP一万亿,另外就是高新是一万亿。

怎么更好的服务企业,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目前总结出的是我们要为入驻海淀的企业提供长期稳定发展的全方位保障,那么什么叫全方位保障?我们从四个维度上来看,第一个是政策层面,海淀两区政策,包括普惠性政策,人才政策和税收政策,这是政策层面的事情。第二个是企业最关心的资金问题,资金大概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的政府引导基金,我们俗称的国家队,另外一方面,包括我们的股权、债权、银行信用担保。第三,在海淀最聚焦的人才高地上,我们怎么把高校的资源,政府平台的资源,协会的资源,包括上下游的资源跟企业进行对接。

第四个就是我们的园区配套,大概包括人才公寓,我们也在做人才公寓,专门给入驻企业的员工、高管,提供量身定制的人才公寓。还有班车也好,还有共享会议中心,可以说面对不断的挑战和创新,我们也在积极的应对。大概是这样。

罗攀峰:

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个背景下,我想我们认为能够先行一步有大发展的,主要就是能够在数字经济里面的一些相对基础的信息设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因为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原来我们国家最早发展的就是水、电、修路、修桥,还有铁论,如果要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经济,各行各业数字经济通用的设施会先行一步,这里面的硬件就是机房和数据中心,大数据处理的业务。从软件层面有基础软件,我们从事的是应用软件领域,这里面我们更重要的是大家就会接触到资金的支付,电子票据,电子证照,不管哪个企业,这些都是标准的,所以我们认为在这个领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中科江南前期应该来说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做研发,在财政部电子会计数据标准的标准制定,还有国家医保局电子凭证方面也做了深度的参与,在加大这一方面的准备,迎接数字经济的大发展。

余兴喜:

我认为两个大的行业发展会最快,或者发展最受益。一个就是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这样就把这个行业的门槛提高了,一般的竞争者就进不来,所以高端制造业我觉得是最受益的之一。

另外我觉得在生产和管理这两个方面来说,生产领域的数字技术的融合,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见效,因为它对应的是工艺,对应的是物。我原来是做财务的,会计电商化也一直在做,我原来在中国铁建做财务,就跟久其软件有合作,做了这么多年,仍然还有很多的问题,管理领域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不但要控制物,还要控制人性,人性是最难控制的。所以高端制造业是可以受益的。

另外就是高度依赖信息的,像百度,这两个行业应该走在前面的。

钱晖:

这个问题确实是智者见智,先进制造业有可能是走在最前面的,真正从现在大的宏观形势看,基于消费升级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推广,我倒觉得有一些行业,特别是跟人相关的一些行业,跟人相关的幸福产业,比如说数字文旅,数字康养,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异军突起的,而且真正带有万亿级,或者更高规模的这种数字化的机会。

对于久其软件来讲,刚才已经介绍了我们在政企方面,26年的耕耘,有很多成熟的解决方案,但是ChatGPT出来之后,人工智能第三波浪潮以后,我们也在做,作为一个中小型企业,把人工智能和产业的结合方面结合起来。我们把这一轮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化应用,来作为我们核心布局的内容。电子凭证可以颠覆整个电商化的格局,那也是我们方向之一。

所以从底层的平台,到解决方案,到最新技术的应用,为数字经济在发展。从数字中国规划角度来讲,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这四个方面,我们基本上是比较均衡的在做一些相应的布局。

罗群:
中国大规模投资阶段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阶段,沉淀了大量的资产,所以对于中关村科技软件来说,我们更关注重资产,或者大资产投入的,比如说大的能源基础设施,包括大的城市基础设施,这也是我们关注的。这两个领域,我们认为是下一步数字化需求非常旺盛,包括从资产设备的运维,到资产的运行管控,到整个资产运营的效率和效益的问题,甚至到未来资产的运筹,这几个层面,运维、运营、运筹等方面,都对整个资产的盘活,再利用的价值实现,所以数字化的机会是非常大的,未来可期。
赵东:

我简单总结一下,今天通过三轮问题,第一轮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年数字经济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传统产业也有很大的转型成功。第二个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参与主体也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很多解决方案,也在积极的往前推进。第三个问题也是面对未来下一步发展方向,每一位专家都对未来做了一个发展方向的展望,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一个期望。

今天这个论坛本身也是为数字经济助力,我也相信社会各界的力量一起,我们有数字经济领域,有科技服务业,有金融业,有行业协会,各类专家在一起共同努力,我想相信经过这样的努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为中国数字经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谢谢各位专家给我们的精彩分享。

谢春生:

在之前我想大家今年对数字经济关注度很高,但是在数字经济关注过程当中,今年另外一个非常火的技术就是GPT一个新的技术。其实在我们跟大家沟通过程中,其实很多企业都在说我们企业怎么去跟GPT结合,这一场内容是生态融合和技术创新。在生态融合过程当中,就体现到我们在IT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就是技术的群体加速效应,现在我们看到数字经济在很多领域发挥的作用,其实体现得也是技术的群体加速效应。

所以这个环节,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围绕着技术来展开。但是技术我想一个我们是看过去有哪些技术在应用,同时我们也看未来我们在推进数字经济产业过程当中,我们有哪些环节需要加快技术的创新?头两个问题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展开,今天邀请的企业也比较有特点,像数字政通和小牛电动是更加偏向于技术应用,这两位嘉宾更加能够体会到过去两三年特殊的时期当中,企业对数字化一些技术的应用,到底哪些对我们改动比较大,这个是深有感触的。

今天头两个问题是针对两位嘉宾来展开的。第二个问题是围绕着看未来,就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么多行业当中,在推进数字经济过程中,我们需要哪些新的技术,或者说我们下游写哪些行业确实需要数字经济技术的创新,启明星辰、天地在线和安博通都是给下游客户提供数字化工具的,下游对接了很多企业客户,所以可能在对接下游客户各行各业当中,也能感受到哪些行业数字化推进比较快,或者哪些领域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三位嘉宾。还有一个问题,企业在做新技术的融合,企业对新的技术的人才需求也在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看到了很多工业行业,一方面叫做工业流程,同时也要有软件开发能力。另外一个出发点,大家能感觉到今年高考大家去看报考的结果,发现报金融行业的需求明显降了下来,跟IT相关的专业在各大学校分数都是非常高的,其实站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大家也看到过去这两年中国的各行各业产业便非常大,包括最近的医疗行业,金融行业,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动,包括地产行业。这其实也是对于未来整个中国人才结构的演变,未来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有一个新的洞察点,这是第三个问题,是针对在座每一位嘉宾的。

首先先逐步来展开第一个问题,在过去的这两年过程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有哪些新的技术创新,确实能帮助企业在去推进数字化经济?先请吴总跟我们分享一下。

吴江寿:

特别感谢主持人,也特别感谢证券日报的邀请,今天搭建这么一个好的平台,来跟大家互相交流。针对于第一个问题,技术创新对企业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一些应用场景,能够赋能数字经济的发展,包括各地政府的数字政策,对于一家科技创新的公司是核心竞争力。

到底如何保证技术创新的迭代,能够确保公司在这个行业持续保持行业竞争力,应该说作为一个科技公司每年都得去思考和创新的。其实数字政通从01年成立,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确实一直在推动公司内部技术不断的更新迭代,包括产品的更新迭代,核心还是聚焦问题出发,需求出发,到底哪些新技术能够结合数字政通实际的用户端需求,然后去进行创新。我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一些分享,数字政通到底用了哪些技术赋能数字政通的一些服务。

数字政通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目前在全国的业务已经覆盖到了500多个城市,每年会有200多个项目需要去进行交互。如何能够非常高效的支撑全国这么多项目的交互,以及这么多业务的创新落地,这是我们每年要去考虑的。数字政通的业务覆盖到的城市管理,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包括城市运营一网通,聚焦在数字政府13分钟…对公司产品的技术升级,推动公司所有产品的低代码升级,支撑所有涉及到PC端和移动端,还有大终端,所有公司技术工具这一块的低代码升级,支撑所有需求在前端这个层面进行快速的配置,能够响应客户各种需求。

第二类技术是支撑数字政通的运营业务,数字政通目前有一项运营业务覆盖到了全国200多个城市,我们传统的面向城市提供的智慧城市运营,基本上都是以人工人员密集型为主,然后200多个城市有8000多人的队伍,如何能够减员增效,能够更好推动运营服务的智能化,这是属于科技公司必须去思考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推动运营有人工密集型向智能化运营转型过程中,我们用了很多的科技手段,包括人工智能的手段。所以我们通过AI技术,和应用产品相结合,一方面我们在每个城市有很多的车载设备,包括四轮和两轮车,叠加了很多人工智能的手段,大大改变了原先通过人工密集型的养护,变成了机械化的升级。第二个是推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升级,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确实能够助推政府层面更好支撑城市职能化的巡查和养护迭代的升级。同时基于我们的无人驾驶公司,同时结合我们的运营业务,我们也推出了城市治理无人的网格车,支撑城市每天常态化的巡查养护的过程当中,我们提供了各种智能的无人巡逻车,通过运营的无人化,大大提升运营服务的效率,同时为公司能够创造更多这一块增值的服务。

第三块是属于围绕各个地方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过程当中,有很多城市治理的一些痛点和难点问题,如何提供各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所以说我们这边充分升级城市大脑的一些智能化运营场景,充分集成数字栾孪生技术,然后围绕政府的一些源头治理,去打造这种智能化的场景。我们更多的去聚焦问题和需求导向,推动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是属于产品的迭代升级,同时让用户的满意度更高,同时公司在这个行业里面一些产品和技术的壁垒,能够更好的形成。

最后总结一下,毕竟作为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响应目前各级政府发展数字经济这样一个大背景,所以说我们在数字中国峰会上也跟八家单位发起了产业联盟,联合数字政通上下游的公司,一起助力各个地方在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提供更多的一些解决方案。我们也非常竭诚希望跟今天在座的各位同行,形成更多的一些合作,不管是在技术创新层面,还是在场景打造层面,能够有更多的一些联动。

谢春生:
吴总分享的几个核心技术,第一个是低代码开发平台,第二个是AI,第三个是数字孪生,翻译过来叫仿真模拟,这三个技术确实在全球各大行业都在处于产业化落地的阶段。另外小牛电动在过去几年品牌知名度上来非常快,我周边很多朋友都拥有一辆很轻巧的电动车,在我们业务推进过程中有哪些新的技术在应用?
李彦:

小牛电动我们是聚焦于城市出行,或者是更大的城市个人出行,我们的产品从智能锂电,两轮电动车到锂电的滑板车,到电动摩托车。我们现在在全球大概接近400万用户,累计骑行公里数是180多亿公里,还不到200亿公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是2014年成立的,我们这个公司这个品牌的成立和发展,本来就是社会整合了技术创新,聚焦于整个城市的出行,我们用的一整套的动力技术,是基于现在整个新能源出行关于电力技术和动力技术的推进,14年锂电成本非常之高,现在的成本对比那个时候至少下降了80%,这个也是推动了新能源技术在两轮出行的应用。

谈到跟数字技术相关的,我们一开始意识到我们做的这个产品,它必须得是联网的,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而且是一个智能的。我们在所有的车里面都有各种的传感器,都有一个通讯模块,收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也传到云端,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更多是能够通过数据来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甚至通过这些数据来改变我们的一些运营模式。所以这么几年来我们觉得这种技术创新,对我们的帮助主要是在两个方面,我们本质是一个产品公司,我们天天琢磨,我们怎么能够做出更好的产品,用新的技术做出更好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因为我们的产品要通过各种的渠道销售给消费者,同时因为是一个出行工具,也需要一个强大的服务体系,提供维修。怎么能够让这个流通领域里面做到更高效,所以我们所有的技术应用都是围绕着这两个。

第一个技术应用里面,我们也用ChatGPT,设计师还会用生成图,实际上整个大数据通过我们自己在车的产品上就有这样的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用户每天的骑行公里数,我们用私域的数据来做大数据的分析,让每个城市的行为习惯能够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为下一代产品的开发能够做到更好。但同时,像我们自己做产品的时候,过去习惯性的做用户调研,消费者调研,还有访谈。现在在看更新的阶段,这些调研很难提供真正的消费者洞察,像我们这个品牌是在新媒体讨论很多,不管是微博、小红书,还是抖音,反而对于舆论平台大数据的分析,从分析里面再梳理,能够更广泛的了解到用户喜欢我们的车,是因为颜值的问题,动力的问题,是希望更大的储物空间,一对一的调研反而拿不到的,看广泛的舆论和评论让我们得到更好的理解。过去没有ChatGPT之前,就叫舆情监控,是做不到真正的深度和维度的分析。

第三个我们也看到我们本质在产品的整个设计,交通出行工具,我们花很多时间在科技上,但是说实在我们也花很多的时间在产品颜值上,有时候我们会说我们是一个被颜值耽误的科技公司,大家都觉得我们的车好看,实际上有很多内涵的科技。但也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在颜值,依托几个工艺设计师不同的造型打磨,我们也看到说在新的AI、ChatGPT这种技术上,很多这种第一层的设计和筛选,甚至人工智能可以帮你实现的。你需要的是你看到这么多实现里面,你从里面再挑出精华,这个效率比以前的低效率提高了,第二,想象的空间能够更低。

我们的技术在日常运营方面,也确实能够帮我们提效很多,很直接的一个点,我们在北京有大几十万的用户,我们怎么铺设我们的维修网点,确保服务到这些用户呢?传统的做法我们就问住户住哪,我们每个车是在定位的,我们有所有用户北京骑行热力图,我们知道用户聚焦在哪些部分活动,我们应该在哪些地方更网格化的布置我们的服务网点,布置我们的销售网点,才能更有效的服务我们的用户,这是第一步。

而在第二步,当这些车联网了之后,又衍生出来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和一些新的运营模式,我们在海外也支持多个运营商用我们的车进行共享和租赁,每个车都是可联网的,数据可上传的,也没有实时监控这些人是怎么使用的,包括对这些车的定价体系,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做不同的定价体系,产生一个更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是我们整个看到数字技术也好,大数字技术也好,对产品研发端怎么能够帮助我们创造更符合消费者的产品,能够深入拿到消费者的洞察。或者在整个流通领域和服务领域,能够让我们做得更高效,这两块我觉得是过去几年是受益非常多的

谢春生:

如果我们去看小牛电动,第一是产品型公司,而且是TOC产品型公司,我们去看传统行业当中,在某个行业做得比较突出,一般都是跟IT结合非常深的,确实能够利用IT技术挖掘其他同行所挖掘不到的需求点,这个在各行各业体现得更加明显。小牛电动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这么一个代表。

第二轮问题是关于我们看了过去一些新技术怎么应用的,站在目前这个时间点,我们再去看未来,两个视角,第一个是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还需要哪些新技术?或者说三家企业在对接各行各业下游客户过程当中,感受到哪些行业需要推进数字化改造的一些转型升级?这个问题相对来讲比较开放,首先先请潘总,启明星辰是我入行在研究的公司,也是中国应该第一家上市的网络安全公司,体量也算是数一数二。

潘柱廷:

谢谢主持人,确实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就是未来。我觉得作为未来来说,可能要把握两个事情,一个是哪些变,哪些不变的,归根到底就是把这个东西能够理清楚。

每一个企业,包括我们的下游企业情况都非常不一样,我只能从启明星辰现在所处这样的位置,把启明星辰的情况分享给大家,去思考这些问题。启明星辰现在上市已经有14年了,是网络安全的龙头企业,正在进行的一个过程,我们被中国移动实控的过程,到了最后的关头,交易所已经审批了,现在在证监会审批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民营龙头上市企业反向混改很有意思的情况。

出台这么一个点,数字经济里面说起来好像很重要的,但是它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板块,网络安全板块是千亿的数量级,现在的企业营收也是50亿上下的数量级。所以我描述的这样一个场景,来展现这样一个企业和思考企业的未来,包括上下游的未来。谈到了变与不变,我觉得要考虑四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尤其是安全技术,我们有一个说法就是技术原生化,我们的技术不是说我自己的技术,其实你要跟很多安全其他的技术有很多关联,在安全的领域里面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原生化,比如云原生和数据原生的安全,体现了技术门类里面跟其他技术的相关联。这是我第一个考虑的问题,就是你的核心的技术跟其他技术的关联性的思考,从我们企业的考虑,就是技术原生化,归结为我们的技术跟ABCDETS之间的交叉关系。

第二句话叫做创新场景化,就是你要创新,不是纯粹的一个技术创新,这个创新一定要有场景,特别是谈到用户场景,谈到下游场景,当我考虑未来的情况下,根据这些用户场景它的下游的规模,然后去斟酌跟里面的场景化创新的关系,比如说车联网安全,其实车联网的未来会非常不确定,这个时候车联网的安全技术的投入节奏,就要跟下游场景发展节奏要吻合。这是创新场景上。

第三,交互运营化,体现了未来IT交互的认识,未来的IT系统原则上来说只有两个出路,一个出路就是这个系统变成特别特别大的基础设施,半大不小的系统都不具有经济性,最后一定在技术更新和商业竞争中都会被淘汰。所以要不然你就变成特别大的基础设施,要不然你就变成被这些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的末梢和子系统,当然这种子系统和末梢经常我们用数智网联化来代表。小牛电动每个车最后都数智网联。

所以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下,如果从大的范围来讲,其实是可以用基础设施化来表达的这个关系的。基础设施会连带着基础设施被运营,而产生对末端和子系统的服务。所以未来的交互的东西一定是除了实体类的产品和平台,还会携带更多附加的服务,这个服务会被运营承载起来的。未来会以什么样的34分钟…交互关系中是做基础设施,是做运营,还是做末端的服务节点?从我们的企业角度来说,我们的定位是叫交互运营化,启明星辰会考虑未来的硬件比例和服务比例的变化趋势,形成我们这样一个战略。

第四句话如果讲起来是规律的原则化,行业有一些本原性的规律,我在安全里面有很多根本性的其他行业不具有的,比如说对抗性,我想在小牛企业里面不可能有对抗性存在,但是在我的安全领域就有对抗性,每一个企业所处这样一个板块和环境中,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要把这个规律变成一个自己企业可以去被执行,在整个研发、营销,包括交互,后期服务的过程中,变成一些原则,变成一些条例。但是我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词,就是规律的原则化。

这四个问题是我们每个企业在考虑创新,未来变与不变的过程中,哪些东西一定会坚持不变的。四个化分享给大家,一个是技术的原生化,创新场景化,交互运营化和规律的原则化,这是刚才描述环境的一个体会,跟大家进行分享。

李旭:

谢谢各位嘉宾,还有证券日报给我们这个机会,坐在一起进行探讨。我们是证券日报这个数字经济论坛的老朋友,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作为技术支撑的伙伴,给数字经济峰会提供技术的支持和服务。

    天地在线是20年上市的,到今年上市刚刚三年,我们是一个资本市场的新兵。天地在线05年成立,我们是在互联网营销的市场上,其实也是一直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也服务于十几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在互联网营销这个市场上,我们是一个老兵。

    天地在线和别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的是,我们一直就致力于去服务中小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所以到现在十几年下来,我们累计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有16万家,我们每年活跃的中小企业客户有4-5万家。这些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其实也是个性化,而且相对来说他们会更在意成本,更在乎投入产出比,更在乎效率。可以看到我们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一直在做的一个事情,是帮助这些中小企业,甚至中小微企业去通过互联网营销的手段,不管是我们的朋友圈的广告也好,还是我们新的这种视频的抖音等这种新的投放形式,去接触到他的目标人群的客户,然后去带来营销效果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之中,其实我们天地在线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发展,我们也是自身在不断的数字化转型,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的数字化升级。前两年开始,我们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就是元宇宙的到来,我们在这个事件之前,天地在线在做的事情,我们发现很多客户提出了一些类似于虚拟空间和虚拟数字化的需求,以及对直播的需求,过去几年线下的交流比较少,更多在线上进行。怎么样在线上把距离拉得更近,把企业的价值传递得更到位,这个是需要我们这样的服务商去给客户提供这样的工具,去帮助他们。

    我们在前两年,我们开始构建虚拟数字化的体系,元启不管担任白皮书的发布官,还是做一些品牌的代言,以及作为企业的形象展示等,我们通过虚拟数字化的形象,我们在线上帮助客户更好展示它的内容。另外,我们也构建了线上的虚拟空间,可以让企业把你的产品也好,把你的企业展厅形象,你可以在线上化,不用到现场来参观,可以到线上全方面了解你的企业。

    另外,我们也去给客户提供类似于AR直播等相关的技术,也打一个小广告,为证券日报发布的元宇宙路演中心,我们也更丰富的形式让企业展现你的核心机制,你的产业亮点。去年我们跟数字政通也有一个合作,当时在疫情最严重的情况下,数字政通给客户提供了很好的城市职能华的解决方案,但是这种方案相对来说,如果不能到线下,对于客户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当时就通过AR的技术,不管是智能化的管网,包括智能化的车联网,还有无人机等这种技术,直接在线上给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呈现。当时发布会也是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效果,所以相信在以后我们去做元宇宙路演中心的时候,能够帮助各个上市公司去展现他们的成绩,让更多的投资者去认识到他们。

    这些其实是我们这两年为客户提供的一些数字化的服务,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仅仅是这些服务还不能满足客户一些需求,特别是今年有了ChatGPT之后,我们也发现AI的到来,让我们提供的数字人也好,还是虚拟空间也好,它能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像之前我们的数字是需要靠动作捕捉来去进行驱动的,但是现在我们有了AI之后,我们的数字人通过我们后面AI大模型,我们能够让数字人自主的进行思考,自主的去跟你进行对话。

    这一块其实很多公司都在去做,我们天地在线也在去思考我们做的这个方向,应该是在哪?我们的客户需要的是什么样的AI数字人?所以我们去进行了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客户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可能他们更需要的是在几个场景,第一个是在内部的企业提效上面,那就涉及到内部的培训,内部文案的生成,其实我们自己公司现在也在用你的图文广告生成,广告策划的生成,其实需要有一个工具去帮助他们。后面我们也会去推出这样一个AI助手,帮助他们在内部管理上进行提效,工作上面进行提效。

    对外方面,我们客户很关注效果,特别是现在电商的情况之下,有很多电商直播的客户,这些客户可能真人直播会需要休息的,在他休息的时间,用AI数字人能够让他把空闲的时间填满,实现24小时不停的直播,去传递企业的价值。后面我们AI相应的产品,在9月份的试用版会出来,提供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客户。我们希望用一个更智能,更高效,更简练的方式,让这些中小企业客户能够用上AI。

谢春生:
最后有一个艰巨的任务留给高宏总,三分钟的时间,第三个问题作为嘉宾代表,给大家分享一下。
高宏:

安博通也是一家做网络安全的企业,起步于2011年,2019年作为第一家登录科创板的网络安全企业。上市之前,我们的客户主要是网络安全企业,比如说启明星辰,华为,都是安博通之前的客户,安博通上市之后,我们也在专注于可视化网络安全的创新,我们也是连续在工信部拿了五年的可视化网络安全创新的合作奖项。

安博通上市之前有很多一线厂商,像华为,还有今天我们做了可视化部分,中信银行也是我们典型的一个比较大的案例。关于未来,安博通肯定是在网络安全领域是双轮驱动,第一,把传统的战略合作的,我们服务好像华为,启明星辰等100多家的网络安全的厂商。还有就是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还有可视化的产品,在中国电信拿了21省份的可视化项目。未来安博通还会在流量可视化,数据安全可视化等方面继续做一些创新的工作。

谢春生:
最后帮我们总结一下,对人才需求有什么标准?
高宏:
刚才提到了人才的需求,安博通总部是在西城区,但是我们的研发是在海淀软件园二期,还有在武汉和上海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大楼。安博通未来在数据安全,在云安全等我们还有做很多的创新和开发的工作,当然也是非常欢迎未来的一些人才到安博通来,我们一起服务好网络安全厂商的客户,还有服务于直接的行业客户,为我们的经济数字化转型整体保驾护航。
谢春生:

最后总结一下,现在整个技术是在呈现一个群体加速效应,对于整个数字经济而言,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产业会快速往前演进,我们做好产业和技术的融合。感谢各位嘉宾,谢谢!

主持人:

第三场是虚实结合的问题,以前我们说虚和实,往往把金融服务业作为需,把制造业作为实,有了数字经济之后,这个虚和实可能有一些变化。

时间关系,本来有三个问题,我把它压缩成两个。

第一个问题,你们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走到今天这个阶段,虚的部分有多少?实的部分又有多少?

刘耀东:

谢谢主持人,也感谢证券日报给我们这个机会。简短的来说,虚实对我们来说,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一个是企业内部的数字化转型管理提升,这个在不同的企业管理线条里,像营销、销售、研发、市场和采购,每个线条里我们都有专门的系统来工作,最简单的是提升我们的管理效率,企业在管理效率中降本增效,创造价值。

第二个是数字化的提升对原来业务的增值服务,模式创新,能力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本来是一个硬件公司,原来提供的是标准的硬件,现在有了数字化的赋能以后,我们在商业模式,在为客户交互的结果、产品和能力上,都做了很大的提升。

主持人:
利亚德表现和反应比较好,因为数字化转型一定是一个成本投入,在你们每年管理成本里面,数字化转型或者说每年数字化的投入能占到多大的比例?
刘耀东:
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浮动变化的,技术有软件,有人才,有硬件,甚至还有咨询,所以这个很难一下子给一个具体的数值,我们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数字化对企业带来的价值是全方位的价值,可能在管理报表里,但是所创造价值的时候,是全方位的。
主持人:
不好完全界定。下面有请王政。
王政:

感谢主持人,也感谢证券日报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和各位嘉宾共同展示和共同学习。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情况有一些特殊,我们公司做的业务就是提供虚的部分,公司相当于是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是A股的计算机视觉第一股,公司是让计算机看懂世界,让AI造福人类的愿景,结合AI的技术,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机器人的技术,人机交互的技术,与上游场景去深度的融合,提供像智慧金融,城市管理,商业零售,轨道运维,体育健康和元宇宙等多个行业人工智能的解决场景和智能解决方案。

我们对外提供的不管是产品还是解决方案,其实都是有很多虚的成分,或者数字经济作为我们对外提供产品的解决方案里面最核心的要素,决定了这个实际价值的东西。从内部来讲,我感觉主持人在财务方面是比较厉害的,还能考虑到具体到哪个细分科目里面,从我们来讲,除了交付的产品里面,会有一些硬件的部分,大部分的是对于人员的投入。比如说AI的三大要素,算法、算力和数据,跟人相关是本身的算法模型,硬件方面的投入跟算力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内部从投入角度来讲,也是一个虚实结合,按照行业分类来讲,也是以虚的占比为主,因为我们公司所处的特别的行业,所做的不同的业务,可能和其他嘉宾所在的公司可能是有特点的一些地方。

主持人:
我看了很多的报道,格灵深瞳是非常有名的公司,你们让别人越虚,你们自己越实。国联股份业务做得非常大,股价涨得非常好。
潘勇:

国联股份是做产业互联网的,数据化和大数据是我们三大战略里面的两大战略。对于虚实这个概念的理解,说实话,一开始这个话题我不太知道虚实怎么去定义,我觉得是两个方面,第一个理解是服务和价值,我觉得服务如果没有能够为实体生产型企业带来价值,服务就是虚的,带来的价值,它就是实的。我们做电商服务,能够帮企业降低成本,帮供应商提高销售效率,这就是虚实的结合。能够如果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没有这个价值之前,数字化都是虚的,如果提供的价值,它就是实的,大数据也一样。

第二个理解,就是现在和未来,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如果能够推动现在的传统产业借助数字化的工具,向未来的产业模式或者叫产业结构去发展,在正确的路上,它就是实的。如果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只是看到现在,而没有看到跟未来结合,那么它现在就是虚的。这就是我对虚实的理解,我也觉得我们在沿着我们对于未来传统产业会变成什么样的这样一个设想,正在去逐步沿着设想一步一步去实现我们的工作,先做数字供应链,再做企业和产业的数字化改造,然后通过运营,把上下游一整条产业链的企业用数字化的工具进行连接,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产业的生产效率,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

主持人:
就是我们搭了一个大的平台,这些企业实际上在线下都是实的,但是你把他们逐渐放到你大的平台上,然后提升效率。
潘勇:
是的,通过我们的服务,和我们提供的这些数字化的工具,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数字化的工具。
姜来: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聚在一起,和大家探讨虚实结合的问题,几位领导和专家谈的,我非常赞同。我认为实体经济对应的是虚拟经济,数字经济对应的是工业经济。所以今天的虚实融合,其实是四个点的交叉,北信源已经成立27年了,我们只专注在一件事情,就是信息安全与数字安全。我们一直专注和深耕在信息网络安全领域,每天保障着近7000万台各种终端的信息安全。

北信源未来在整个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就是扮演好这一套信息安全的防护角色。数据也跟原有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要素,新型要素可以交易,可以交通,可以确权,对于每个国家单位来讲怎么把自己的数据管好,所以我们有几个典型的案例,我们做了一个产品服务了国家重要的部委,包括国防单位,就是在整个数字化的过程中,在协同办公的场景下,保护他们数据信息的安全,并且也得到了党中央的保障。

回归到企业,我们是一个数字产业化的公司,我们自己大部分的研发投入,尽管可能经营业绩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实际上占营收30%以上,还是不断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最后为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

主持人:
产业互联网的平台越来越大,客户的数据都交给国联,这个安全性谁来保障?今天得感谢证券日报,把他们几位嘉宾请上来,现场不仅有思想的碰撞,还有商业的合作机会。电影数字化这几年推得越来越大,商业空间是不是越来越大?
马平:

说到虚实,在电影行业,特别是中影,我们肯定是实这一部分永远是占最主要的,无论是内容的开发,还是技术的开发。主持人讲到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其实跟电影数字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个数字化更多的是来自于电影生产要素的数字化,20年前是胶片,现在是数字,带来的其实是观众体验的提升。如果我们还是胶片的时候,质量够好的话,观众的体验是一样的。

数字化带来的机会,是因为很多底层技术的打通,我今天看到来的很多企业,电影行业相对是一个比较孤立的行业,可能这些年因为一些底层技术,包括数字人,底层的打通,还有实时的引擎,使电影行业跟其他的产业发生了一些关系,包括像利亚德LED制造厂商,我们虚拟拍摄的倡导者,有这样的应用。这个其实是给电影带来的外延价值的可能性,这是数字经济对电影来说意义最大的,这还是生产要素。

在整个行业的运营,在一个产业发展的思路上,其实电影的数字化发展,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它还是相对待开发的地方。

主持人:
从胶片本身,从放映的角度,都数字化了,原来看到长长的胶卷,现在都是一些数字硬盘,播放器之类的,这是硬件的数字化。
马平:

生产要素数字化之后,现在包括像实时引擎和实时渲染,还有生成式的人工智能,还有AIGC,还有大模型这样的,电影的核心是艺术,是创作,能把这个价值通过数字技术,以及最新的这些人工智能相关的传递到其他领域去。

讲到数字人,其实数字人最早的应用肯定是从影视行业发端的,但是现在有实时引擎的打通,我们怎么制造数字人的理念,要有一些动作和表情的问题,还有造型的问题,通过底层能够赋能到各个领域去。

主持人:
讲到企业虚与实的部分,在企业到底占了怎样的比重,除了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没有上市,利亚德,格灵深瞳、北信源都是上市公司。
马平:
我们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中影股份的子公司。
主持人:

那都是上市公司,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除了听大家对数字经济本身的理解,既然都是上市公司,就是这里面数字经济带来企业的变化,到底对于企业发展未来带来的这种价值和投资机会会蕴藏在哪个部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数字经济在不断的介入到企业的运营中,对你本身的企业来说,你认为是提升了你内部效率的比重大,还是改变了你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模式的比重大?

这个问题我想在座的各位,通过他们在座的回答,就会选出未来最具潜力的公司是谁?这个问题有一点挑战。

刘耀东: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第一个回答还有一点个人的优势,我在利亚德之前是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司,有其他的一些经验可以参考。

利亚德的现状,其实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特点,利亚德是硬件制造商。作为一个硬件的28年企业,数字化对我们来说在两个方向几乎是并重的,一个是企业内部的数字化转型提升,这个对于效率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个效率说省下来的钱,其实就是赚下来的钱,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很直接的感受。

另外对于所谓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个是销售模式的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客户交互的创新,客户接受模式的创新。对于我们来说,中影数字马总提到了我们有LED电影屏,我们不光在电影的播放端,我们在电影制作端,从表情、手势和拍摄都有一系列的技术,数字技术对我们的赋能,在模式上和能力上加成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给我们提升了所谓的销售机会,市场的空间。这个可能对业界的变化更大更明显,所以我觉得一定按数字来看,可能在模式创新上,为企业创造价值更大。

但是对于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和企业数字化管理提升带来未来长久的价值来说,可能数字化对于企业内部的价值更大了,所以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不是在一个层面上。

主持人:
既有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因为数字化带来的市场空间和产品创新,带来的商务空间的提升,这是对于利亚德来说的。
王政:
我们还会有一些不同,你也提到了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为我们下游客户提供降本增效的方式一些改进。另外一方面,是不是也能够为我们下游的客户带来一些新的价值,或者带来一些新的体验的提升。
主持人:
降本增效是不是内部呢?如果你给客户提供了降本增效,还是你外部商业空间模式的变化。
王政:

我觉得内外部都有,今年大模型技术的兴起,我们在这个行业深耕了十年的公司,也在积极拥抱这个浪潮,我们在尝试从原有的以计算机视觉为主,渐渐去发展成为一个多模态的AI公司,既有视觉,也有语义。我们内部的一些工具,也用了大量的大模型的技术,比如说我们内部的类似于程序性写代码,包括我们在做一些游戏,一些游乐的产品的时候,我们再去做一些原话的设计,包括剧情的设计,其实都用了大量一些新的技术。

我们下游大概有六个大的方向,跟大数据相关的,金融、城市管理和商业零售是跟大数据相关的,更多是给这些客户提供一些内部的管理效率提升,营销效率提升以及降本,能够之前想做的基于内部的管理规则,缺乏这个技术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升维,能够实现这个技术。

主持人:
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企业本身带来了市场不断的扩大,因为它用数字经济在改造各个行业,以你的产品和底层技术都能给它赋能。
潘勇:

公司从19年上市,到去年年底,我们收入增长了10倍,净利润增长了12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服务于中国的中小型工业生产企业,所以我认为这一部分的市场空间是无比巨大的。但凡所有集中在这个领域,过去20年主要数字化企业服务的是央企和政府部门,未来的十年大家的精力都会集中在中小企业的身上。在我们涉足的这些行业里面,我们大概有60万潜在的用户,企业型的用户,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转化了3%,大概2万多的交易用户,我们就获得了十倍的成长,所以未来还会有很大的成长机会。

在数字化这一块,我们是第二增长曲线,从21年才正式开始把数字化战略实施,收入已经从21年2000多万,到了22年1.02亿,增速还是非常快的。

第三,事实上技术并不是我们原生的强项,不像在座的其他各位都是技术出身,我们是服务出身,当然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一些技术产品和技术团队,所以我们为什么特别欢迎各位技术的公司跟我们一起合作,因为我们可以给你们带来十万的这样一些中小型的客户,我们来提供客户,盈利模式我们来解决,大家一起做好数字化的服务,并且帮他们去实现他们的价值就可以了。我们有一个数字产业联盟,现在有20多家的合作联盟企业,大家一起共同推进工业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工业化改造,正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们对外数字化整体的这样一些设想和做法。

对内,我们公司内部数字化的应用,和对外是同等重要的,我们技术团队是一半对一半,320多人的技术团队,150人对内,170对外。

主持人:

你本身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企业,所以你的内外是一致的。

北信源的将来会怎么样?

姜来:

北信源的将来一定会更好,中国的数字经济一定会更加好。北信源就是一个软件企业出身的,我们研发中心日常的协同都是通过大的安全平台来做的,一家信息与网络安全企业随着全国化数字转型,带来了信创的机会,网络安全的机会,数字安全。

其次就是我可以以现在的拳头产品为例,它是一个类似于微信的产品,但它是私有化交互给客户的。中国目前管信息安全重要几个部委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累计装机量已经过了一千万。每天最高频的就是微信,微信是熟人社交用的,在工作领域里面怎么保护你的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下一步基于这个底座和平台上的生态,我们正在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

主持人:
请马总做一个总结。
马平:

只能讲电影技术,不敢总结。我觉得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中国电影的数字化发端实际上是20年前,当时是总局发布的中国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中影实际上是当年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实际上像我们刚刚出品的《流浪地球2》这样的作品,这是数字化非常好的答卷。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数字化充分发展之后,我们看到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对于标准的话语权,那么在数字化之上,可以更容易的去建立。这个会打通很多底层环节,使得他要走的探索路径会变得更容易,这是我们站在电影行业看到的价值。

主持人:
从您的角度,因为数字化让中国有些行业在制定全球标准方面,慢慢可以有优势的地位了。
马平:
因为赛道改变了,这个确实是弯道超车。
主持人:

时间关系,非常感谢五家来自上市公司的代表,关于虚实结合的问题,有他们自己的体会,同时对数字经济对企业带来的管理效率的提升,还是商业模式更多的改变,每家企业都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也相信通过刚才这些环节,他们每家投资价值的点在哪里,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线上的各位也有更深入的理解。

感谢各位嘉宾,时间关系,今天这一环节的论坛就到此结束。